中国传感器网 - 传感器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产业经济 | 成功故事 | 工程范例 | 名企动态 | 市场分析 | 行业报价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名企动态 > 模拟人眼的新型光学传感器,可让电脑“视觉”更逼真
6.biz | 商业搜索

模拟人眼的新型光学传感器,可让电脑“视觉”更逼真

信息来源:sooroo.com   时间: 2020-12-15  浏览次数:14

  

  当地时间12月8日,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《应用物理快报》杂志上发表论文称,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学传感器,能够更好地模仿人眼感知视野变化的能力。这一成果有望为图像识别、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。

  研究领导者、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员John Labram表示,新传感器可以与神经形态计算机(模拟人脑的大规模并行网络)完美匹配。为了充分发挥这种类人脑计算机的潜力,我们需要给它安装更像人眼的图像传感器。

  人眼包含大约1亿个感光器,然而,视神经与大脑的连接只有100万条。这意味着在图像传输之前,必须在视网膜中进行大量的预处理和动态压缩。人类视觉特别适合检测移动的物体,对静态图像反而“不那么感兴趣”。

  与传统的传感技术相比,新型视网膜传感器在静态条件下相对安静。当它感知到光照变化时,就会记录下一个短而尖锐的信号,然后迅速恢复到基线状态。这种现象归功于钙钛矿半导体的独特光电特性——在新型视网膜形传感器中,钙钛矿被置于只有几百纳米厚的超薄层中充当电容器,光照下,它会从绝缘体变成强导体。

  Labram团队模拟了一组视网膜传感器,以预测视网膜摄像机对输入刺激的反应。例如,一个棒球演练模拟展现了预期结果:内野球员显示为清晰可见的、明亮的移动物体;而相对静止的物体——棒球内场、看台甚至外野手——都会消失在黑暗中。

  更引人注目的是,一只鸟飞进视野,但随后消失了,因为它停在了“隐形”的喂食器上。鸟儿起飞后,它有重新出现在视野内。这时,喂食器也由于振动变得可见了。

  Labram说:“有了这种模拟器,我们可以将任何视频输入模拟,并以与人眼基本相同的方式处理这些信息。”

  机器人可以利用这些传感器来跟踪物体的运动,其视野中的静止物体不会引起特别反应,但移动的物体会触发高压信号,帮助机器人立刻对其进行定位,而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图像处理。”

  原创编译:花花 审稿:西莫 责编:陈之涵

  期刊来源:《应用物理快报》

  期刊编号:0003-6951

 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eurekalert.org/pub_releases/2020-12/osu-bos120820.php

  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编译,中文内容仅供参考,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。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传感器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